close

Belin 2015 高中哲學課本的前言,給出了這三道問題的說明,讓人感到相當實用。假設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有志學哲學的初學者和高中生,這篇前言對每一位有志成為哲學教師的人是很棒的出發點。事實上,我們長期研究哲學,在面對幾個基本問題卻無法給學生明確的指示、具體的說明。然而,如何說明這些,也正意味著灌輸學生如何步上軌道。不論是尋找自己的哲學興趣、閱讀哲學的技巧或個人的哲學思辨。

教學,是一個可把老師帶往實際面的管道,就像是音樂演奏教學一樣。學生從我們對曲目的分析和安排之中把握到各種演奏方法。一般來說,音樂演奏本身包含兩個面向:技術性和音樂性。在學徒階段,不可諱言,前者影響他未來的音樂之路最大。縱然教育音樂應該是注重學生的音樂的情感表達,但沒有技術性的踏實也難以征服日後的曲目。換而言之,技術性不應該只被視為技巧,而是表現一首曲子的能力;曲子的情感表達亦包含在技術性之內。而音樂性不應該不理解成只是情感表達,更重要的,它是精神的展現,屬於高階曲目程度的世界(故不在初階教學階段)。

只不過,技術性的學習也不是把練習曲、不同作曲家的曲子練熟,或(哲學)不是把著作讀過就代表「(已經)習得」(l’aquis)。而既然它是「習得」的問題,那就會牽涉到「方法論」(méthodologie) 的問題。從教師這頭來著眼的話,那就是「教學法」的問題。因此我們得找到相關的音樂/哲學教材以及音樂/哲學作品並從它們開始著手,並在面對不同的音樂/哲學教學對象作不同的安排。

對此我們可以看出,音樂演奏教學和哲學教育的客體 (objet),在本質上一模一樣,那就是「處理文本」和「表達方式」。當讀者如何解讀一篇樂譜/哲學文章,也勢必會他影響到他如何去表達/解釋它。既然第一步是處理文本哲學家或音樂家的作品,那麼就會存在一定相當程度的「客觀性」。基礎教學法的帶領目的就在此。(但我們不必在此過度擴大解釋客觀性,針對教學目的而言,這裡不是研究上的詮釋,而是哲普上 (philosophie générale) 的理解)

補充:哲學教育的客體,指的是「文本內容」,也就是文字理解和句子的關聯。

法國高中哲學課本的編排和教學法正好針對這個面向。雖然台灣尚未普及化這樣的課程,但我相信它只會越來越多。而法國教材給予的區塊是不可取代的。過去,我們長期處於無教學法的困境裡頭,準備非專業的哲學概論課彷彿只能是講講古、介紹哲學家和學派。但該如何帶領哲學思辨,我們總苦無工具書。英文方面的書籍並不是沒有這樣的書籍,但它沒有如法國高中哲學那樣形成明確教學法,不論是在分析文本或是在申論寫作。這不是說只有法國這樣做,而是起碼確定的是歐陸哲學文本的處理是如此,但申論方式依教育目標而略有差異。目前,我聽到對法國高中哲學教育的反對理由,主要是後者;有人說太過於八股,但是,我們的作文考試不也是要求必須起承轉合?事實上,我們幾乎無法拒絕法國在文本處理的教學法。而至於什麼樣的問題設計和表達方式更適合台灣的教育場合?這是可調整的。只是別忘了,閱讀哲學文本的學習,就跟古典音樂樂譜一樣,它是需要被帶領的。不然,論證一表達起來可能反而令人頭疼。

而誰說哲學教育只有擁有博士學位才能教呢?在法國,要成為高中哲學教師只要在碩士學位即可,它跟台灣一樣存在像教育學程和考取證照這個部份(具體的部份,有機會再寫篇文章)。不過,我倒認為在台灣所有念哲學的人都需要瞭解這塊場域,這也是唯一讓這門專業的人能夠面對社會。雖不見得就是要完全如同法國高中哲學這樣的作法,但從那可最起碼可認知到哲學完全能夠被普及化。而這篇前言正點出法國高中哲學教學法的內涵和作法。

這篇文章我只會引述部份原文,視情況翻譯並同時添加自己的論述。所以,有法文基礎的人想讀這篇前言原文,不妨可到 Belin 出版社的網站,它有提供這本課本前30頁的免費閱讀。連結在這:

http://www.editions-belin.com/ewb_pages/c/catalogue_interactif.php?article=70119381

(該頁左邊有一個框框,標題寫著 Feuilletez un extrait

 

I. 何謂哲學?(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

La philosophie a pour fonction de réfléchir sur le sens des notions fondamentales de la pensée humaine – la vérité, la justice, la beauté, etc. – que l’on invoque sans toujours se demander ce qu’elles signifient vraiment. Pour réfléchir sur ces notions, le philosophe adopte une démarche particulière : la « problématisation », c’est-à-dire la transformation d’une idée ou d’une question en « problème », ou encore, la décision d’examiner les pensées les plus opposées à propos de cette idée ou de cette question. (Page 10)

哲學本身的功用在於反省在人類想法中那些基本觀念之要意,如實在的道理、正義、美麗等等。把這些基本觀念掛在嘴邊,卻不常捫心自問它們真正的意涵為何。所以,哲學家為了達到反省的目的地,採取了一道獨特的方式:「問題化」,即把臨機一動的點子或疑惑轉化為問題,甚至決定將它們裡頭最相互對立的想法都抓來檢視。

為何在人類的文明裡,處處存在一個像哲學思辨這樣的層次?哲學思辨簡單說就是反省我們想法裡的觀念,並且找出更有意義、更終極的解釋。事實上,這些觀念的詞彙我們都知道,誰沒聽過「(實在的)道理」、「正義」、「美學」?只是,勇於提起反省的人卻是少之又少:這些觀念真的有彰顯出原本的意涵嗎?

面對我們生活世界周遭所發生的社會、政治、文化問題,很顯然,你、我、他、我們或他們所以為的,往往可能過於簡單、輕浮、膚淺、甚至自相矛盾著。因為人是帶著自然的態度待人處事、接受慣常的道理。在文章裡的第5點正好點出這樣的問題:

Aujourd’hui encore, chaque esprit humain commence par affirmer sa pensée, par asséner sa vérité sans en percevoir les limites. Or ce qui traverse l’esprit, la pensée immédiate, commence par être reçue  : de la famille où l’on grandit, de la culture que l’on partage, des médias que l’on écoute. Elle est de l’ordre du « préjugé ». Dépasser le préjugé exige un détour par la pensée de l’autre le plus autre que soi, le différent, mais celui dont la pensée entre en conflit avec la mienne, l’adversaire. (Page 11)

各個人類的精神的發展,如今依舊起於對他的思想作出肯定、對他的真理作出抗辯,不顧總有其限度。然精神和直覺的思想之所成,起自於(外在)接受:來自於他所成長的家庭、共享的文化、收聽的媒體,即一連串的「成見」所成的秩序。超越「成見」,即驅使自身對與自己有極大不同的他者思想、與處於衝突對立的思想進行迂迴。」

這也就是為什麼,具有思辨的人初發時不免總讓人感到愛抱怨和憤世忌俗。但是,這還不成哲學:哲(折+口)(détour),因此哲學思考是從對他者思想的開始。

(哲學中,「他者 (l’autre)」比他人 (l’autrui) 的範圍更廣,前者是一個名詞化的形容詞,包含一切有關「他方」的人、事、物,也就是和「己方」的差異、對立面。另外,為何不把他方說成「彼方」(英文的 you) 呢?這或許正是我們在使用語詞的觀念和表現的差異其實我們在說話裡頭,常常你、他不分。在他們的語言使用觀念中,彼方僅屬於和己方的實際主體活動關係,這時候的你我,在語言的表現是 you and I。然而,在思維活動裡卻不是這樣分,只分成 otheritselfme / autresoimoi。前兩者都可能被視為客觀,第一個 (autre) 是對立意義上的客觀,第二個 (soi) 是綜合意義上的客觀。但後兩者也都可以被視為主觀,第一個 (moi) 顯然是指自己、與 autre 對立,第二個 (soi) 是透過自己理性思維的活動下,與他者所綜合得出的意義,這意義的習得當然還是從己身而來。故「己方」並不是真的指我自己,而是和他者對話辯證下的心得。這也就是為何,當我們在對彼方進行思索時,我們總想的不只是彼方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現象,而是彼方行為背後的整個脈絡,即文化、社會、倫理等等脈絡:他者、他方的脈絡。)很複雜吼~可以不要理我這段啦~

簡單來說,當我們對某事物問題進行探討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 (me 的觀點),但是這樣並沒有進入哲學層次,而是我們得更進一步思辨這個問題的根本和本質面,也就是這件事物如何回到「在己」(in itself, en soi) 面。會朝這個面向,就在於個人並不完全認同他人的說法,而自己的想法也未達完善。為了讓這個問題的回應是彼此 (每一個 me) 都能夠認同的(在此先預設你所面對的對象不是依老賣老的、自以為老大、為反而反的人)。

其實,哲學思考並不常和人面對面對話,當下也不可能馬上想出辦法,而是把這些總總的言論抓回自己的窩裡去反芻、迂迴它。因此,透過理性思考所得出的心得,你還需要在下一次公開的場合有論證地一步步解釋說明。上段一整個思路的過程,就是一段哲學的活動;它的路徑可以說是迂迴曲折的,因為我們必須繞到對方(他人)怎麼說,再回到自己身上。就如同第六點所述:

En comprenant les objections de l’adversaire, on commence à mieux comprendre les pensées auxquelles soi-même on tient. On peut alors décider, librement et après réflexion : ou bien de conserver ces pensées (en les précisant) ; ou bien de les modifier (en les complétant) ; ou encore de les rejeter (en sachant exactement pourquoi). À ce moment précis, on peut véritablement dire qu’une pensée est « par soi-même ». En cela, la philosophie est une éducation à la citoyenneté dans un État démocratique. (P 11)

在這一段最後一句點出哲學思辨的目的,也就是說,在高中指導哲學的真正目的並非為了哲學研究,而是把它視為「在民主國家裡的公民教育」。因為,在這番的訓練下,重視如何「更佳地理解各思路,在當中把握住根本」。在這當中,我們可能作出更佳的決定「要麼保留這些思路並且精準說明,要麼拒絕它們並正確說明理由」。這種思辨的訓練只有在哲學課中,並至少指導一年才得以形塑出公民基本素養。

那麼哲學思辨的第一步,就是將觀念差異之疑惑 (question) 轉換成問題 (problématiser)。也就是把這些放在我們心頭上對塵事或塵世的觀念疑惑,進一步地成問題化 (problématisation):為何我不(完全)認同他的說法?這類的塵世的觀念看似有些道理,但它其實是被舖上灰塵的,往往多數人並不以為然,甚至被人說得一副順理成章的樣子。我們總對其中有一絲絲的不解,好像又不真的是那樣子。這也就是說,被社會塑造出來的觀念往往不見得是最根本的,或是說這些觀念的本質已並不合乎真實的情形,卻仍然被人這樣以為。畢竟觀念本來就是被社會自然而然地塑造出來、也是從他人那接受而來的,在不同社群中都可能帶著不同成份的理解和運作(成見)。在台灣,我們往往不敢去想,甚至被人告知不要想太多。但其實你心頭裡的那些問題,都可能成為哲學問題。不論這些問題真的是別人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較大,它們都可能連結到哲學裡所關注的徵結點。

從法國高中哲學的考題來看,就更容易理解。疑惑「尊重所有生命是一件道德義務嗎?」(Respecter tout être vivant, est-ce un devoir moral ?) 接著我們指出它的問題:這件事物的問題 (problème) 正是來自我們在現實中對生命態度的看法不同,即道德觀念的不一致。

一般這樣的題目,你可能會讀到兩篇對立觀點的段落,它們很大可能不是哲學文本。但你必須在兩個段落裡各自劃出重點(可能是某幾個詞或某幾句),糾出最大的差異處,並如何找出最小差異的可能性,或是支持其中一項論點(但也必須在支持的段落裡延伸出你的看法,並據理地來反頡對立方的論點)。

另一道題目:疑惑II「政治與真理的渴求總是背道而馳?」(La politique échappe-elle à une exigence de vérité ?) 這問題源自於我們在世俗中對政治的成見,換成我們的社會背景大概會說「哪有一個政治人物不貪?不貪的就不會當政治人物!」、「政治只是妥協的結果,不是你想的那樣,政治本來就不是要談真理!」當下讓你聽起來很不爽,但是該怎麼辦呢?事實上歷史上很多哲學家的論點都可能給你最有力的反詰。

2014年的考題,更是扣緊對幸福快樂的思索:「活著就是為了過得幸福快樂?」(科學組)、「做任何事就一定是為了幸福快樂嗎?」(文學組)、「為何得試圖認識自己呢?」(社科組)

可惜,這些題目不是國文作文,就是要你抓出思考這個問題的衝突點、對立面,並且申論之。

上面所舉的各種問題 (questions),其實很好在哲學課本裡找到定位。例如,「尊重所有生命是一件道德義務嗎?」一題牽涉到「生命、物質和精神」、「道德、義務」兩課(哲學議題),分別在「理性與實在」和「道德」兩個哲學觀念底下進行所探討。讀熟這兩課的文獻,你就有充分的材料作申論的鋪陳。

而「政治與真理的渴求總是背道而馳?」這題相較之下較難,它雖屬於「政治」觀念底下的「政治及國家」、「正義和法律」兩課。但是,它還需要你平時對實事的關注,也就是從一些具體的例子中找到其背道而馳的徵結點何在,即它們背後的哲學衝突在哪。天啊~法國高中生真的那麼強?而且你知道嗎?這題還不是出給文組、社會組,而是科學組!!

嘻嘻~安啦!這題目底下早就準備好一段古羅馬時代哲學家西塞羅的引文。分析該引文後,就可以找到立論點來進行申論。而且申論的正題和反題,根本只需要來自個人對引文的解讀即可,有沒有感覺這題突然變簡單許多。

因此,出題不見得是課本裡談過的文章,哲學課本只是透過小部份(雖涵蓋所有課題)的哲學片段來訓練你的哲學文本分析能力和和解釋(申論)能力。但文理組還是有程度要求的落差,像文學組就得好好把20個議題下的不同哲學家立論點和名言在考前就已銘記在心中。像剛才的題目「尊重所有生命是一件道德義務嗎?」,不論它可能讓你讀一篇非關哲學的報導、兩篇對立的科學研究報導,也有可能根本什麼都沒給。但你接下來的鋪陳得全憑你學過的哲學家論點從非哲學的陳述中延伸到哲學裡既有的對立立場來進行申論。或是,在你所學過的哲學家曾給與道德義務」各種觀念上的定義之中,舉出兩位哲學對「尊重生命」的看法,也許哲學家並未談及如何尊重生命,因此此處的處理方式你就必須對哲學家論點進一步延伸和詮釋。

那接下來,我們就該更進一步知道「申論」和「文本分析(解釋)」 這兩件事兒了。它才是進行哲學的主體,也是練功夫的地方。考題兩者都會有,上一段「尊重所有生命是一件道德義務嗎?」屬於申論形式,而「政治與真理的渴求總是背道而馳?」這題屬於文本解釋的形式(但它並不表示接下來不需要申論,只是相對輕鬆一點,也就是對原文提出自己疑難及見解,即和原文進行對話)。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法國高中哲學 教學法
    全站熱搜

    布穀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